近日,全国一本录取接近尾声。近几年软件专业的录取分数都在攀升,就业好、起薪高、发展前景广阔,每年报名的人数都居高不下。
“互联网+”的提出正推动软件专业成为高校招生的热门专业。而在2008年前后,这一专业很多毕业生却面临着“另谋生计”的局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专业冷热变化,反映了国内经济的变迁。
2001年,随着国家提出建设35所国家示范软件学院(后来扩展为37所),全国各大院校掀起了建设软件学院的热潮。除了北大、清华、吉林大学等示范软件学院外,很多学校也将原来的软件工程专业“升级”为学院。
随后中国经济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很多国内软件企业如阿里、百度、腾讯等,在这一时期进入高速发展时代。
“互联网+”推动IT人才全行业增长
“互联网+”给IT业带来了真正的春天。相关招聘网站数据显示,2015年,IT业的在线职位增幅达到50%,远高于全行业增幅的26%。
“互联网+”带来的不只是IT业的用人需求增长,传统行业+互联网的产业革命使人才需求激增。以旅游度假业为例,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从2014年的4.7%上升到2015年的8.3%。
大三没毕业就被网络公司签走已经成为常态,毕业生的工作取向也由外企转向国内,国内企业的起薪比外企还高,发展空间也更大。
产业的繁荣并不代表毕业生都“衣食无忧”,相反竞争会更加激烈残酷。专业差、能力弱、不能与时俱进的学生还将被淘汰。
2011年以来,软件产业步伐在加快,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8万亿元,同比增长33%。未来几年,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将供不应求。有数据表明,软件开发专业人才每年缺口星座呢100多万,在中国十大IT职场人气职位中,软件工程师位列第一位,软件开发就业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非计算机相关专业出身的求职者往往对软件测试工程师工作内容和性质并不了解。事实上,软件测试工程师主要是通过对产品功能的了解,对产品进行测试,检查软件是否存在bug,是否稳定,从而写出相应的测试规范和测试用例。一家企业的软件测试工程师相当于质量检测这个角色。没有他们,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正常运作,后果不堪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