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院长信箱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发展从来不晚的

  什么是工业大数据?

  工业大数据,很难从内涵角度来作出一个定义,因为它涉及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数据。但从外延角度来看,比较容易。
 
  从企业的角度看,工业大数据是在一个企业的设计、创新、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过程产生、使用和转型升级过程需要的信息之和。所以最小的圈是企业,一个企业从开始到生产线到设计、到工艺过程、到人,一直到管理、决策、市场、服务,像这样的环节都在使用。
 
  从供应链、产业链和生态链的角度来看,工业大数据是供应链、产业链和生态链产生、使用和需求的各类信息之和。这三个链之间很难一刀断开,因此,我也是从一个概念来看。所以,制造业也好、工业企业也好,整个过程是一个链环周。这个链不仅是一个企业,更重要的是政府机构、研究机构,需要把控和研究如何追求制造业前两环的优化。所以我们看到了超越一个企业的生存、使用和发展需求的新工业数据。
 
  从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工业大数据是工业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产生、使用和需求的各类信息之和。每一个行业的管理都需要工业大数据,在工业行业又生存了很多企业,做好工业数据管理需要这样一个链条,所以“3+3”构成了工业大数据的外延,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和需求的中间是交集,这样才对工业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为什么要发展工业大数据?
 
  同样是三个层面,从三个由小到大的层面,加上一个需求,来看一下工业大数据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从最小的层面——企业来看,工业大数据为企业全过程设计、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服务。
 
  第二个层面,工业大数据服务于供应链的优化、产业链的完善、生态链的形成和优化。从供应链、产业链、生态链来看,不管是CSM的生产圈,还是一个特定产品制造过程的供应链,或是一个完整生产过程的分析,工业大数据都是为了它的形成和优化。
 
  第三个层面,工业大数据要满足行业和宏观决策调控的实际需求,提高行业和宏观经济管理决策质量、能力。
  第四,从工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看,工业大数据是为了一个个企业、行业、装备、工艺、生产线、供应链的转型升级服务。先进制造业、工业4.0、智能制造,以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为重点的中国制造2025,都是工业转型升级模式的未来方向。

作者: 刘洋 责任编辑: 马宁